[实务/流程] 本贴终止 专利实务经验集

2006-5-7 21:35
322327687
释名  专利工程师/助理 | 2010-3-15 23:51:02

Re:积分活动十二 专利实务经验集

我还在培训阶段,刚刚接触专利代理方面的知识,正在看着专利法与专利法实施详解,完了还看审查指南,在后就是找相关撰写实例开始模仿试着自己尝试撰写了。公司还有规定的任务量,转正后一个月基本要做到一天一件专利...压力在刚迈步就来了 .....
     希望在以后各位前辈能多多给予指导。
广告位说明
xuze111  注册会员 | 2010-3-15 19:33:26

Re:积分活动十二 专利实务经验集

纸上得来终觉浅:2004年公司决定申请一个软件方面的专利,公司领导开会后决定申请实用新型专利,说是短时间能授权,然后就委托我做。我当时就提出软件方面的专利只能申请发明专利,因为实用新型是对产品形状、结构的改进,软件用于机器中能提高性能、效率,只能是方法专利。于是我找来这方面类似的专利,依葫芦画瓢(当时感觉真难啊),那个发明人很聪明,他按照我提供的类似专利技术方案提供给我的材料,让我省了很多事,提炼了方法就是权利要求,关键是从属权利要求不知怎么写,感觉找不到再限定的特征(因为我把权利要求1就写成了这个例子的要求,没有概括提炼权利要求),还有就是具体实施方式也不会写,就描述了一些使用这个软件的操作过程。就这样一个申请文件,我请教一个写了多年专利的专利代理人给把把关,她居然说很好(不知用心否)!返回后,我又发现了几点错误,改了后就提交了。
广告位说明
专利代理人hu  新手上路 | 2010-3-12 02:12:02

Re:积分活动十二 专利实务经验集

本人律师,想专门从事知识产权方面的业务,所以考专代。
ln5288  新手上路 | 2010-3-6 00:50:11

Re:积分活动十二 专利实务经验集

从学生实习期开始,到今天正式从事知识产权工作,已经有3年多的时间了。虽然比起前辈们,仍是新人;但从业以来犯过的错误或者收获的经验,还是值得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下的,当然,还希望版主酌情加分喽。
       我在一家“历史悠久”但规模不是很大的事务所工作,不过对于新人来说,这样的环境是利大于弊的,我可以参与到代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下面一一道来:
       一、入行初期
       知识产权工作尤其是专利代理工作,有着很强的特殊性,要求从业人员——在理工科的技术人员中法律是最好的,在法律人员中是最懂理工技术的;所以当我初入此道,难免有些不太适应。老板让我从最基本的工作做起,就是修改台湾过来的案子。 同仁们都知道,台湾案子基本上需要我们做的首先是将文件“大陆化”,起初我有点低估了这项工作,以为用word改一下繁简体就ok了。但最初的几个失误就是因此造成的。在一个“折叠式手推车”的案子中,繁体的“疊”直接转换过来后是“迭”,而非“叠”,由于我的疏忽,没有发现这一问题;代理人审查时,第一眼就发现了;而后,我开始注意此类情况,总结了几个常用字的转换问题:“刹”字,繁体与简体似乎是一样的“刹”,但通篇转换后,会多出一“、”等等。
还有,这个时期爱犯的错误是请求书中的著录项目会打错;尤其是申请人信息,由于现在大家常用的输入法都是拼音,所以常会出现同音不同字的情况,稍有不注意,就会将人名等信息打错;如果后期校对时也疏忽了,给申请人及代理机构带来的麻烦和损失也是不小的。  总之,我发现自己在初期常会因为不够仔细,而犯一些错误,随着经验和教训的增加,工作起来越发严谨和一丝不苟了。 我想,这是从事这个行业最基本的要求之一吧。
        二、代理阶段
       中间的学习成长过程就不多说了,相信每一位同仁都有很多深切的体会。我说个具体的吧。 我的工作主要是负责某大学某专业领域的专利申请的代理工作。我的体会是,高校的老师及学生申请专利,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经常把专利技术交底书写成论文交给我们,尤其是初次申请的发明人。这就要求代理人与发明人及时深入的沟通,一方面由于高校的申请,所谓“技术含量”比较高,只有通过彻底的沟通,才能更好的理解他们的技术方案;另一方面,就是只有通过沟通,才能将他们的“论文”从理论变成我们所需要的技术方案。
        三、关于客户维护
        如我在本文开头所说,我们所规模不是很大,但毕竟由于入行很早,也有着一批很稳定且质量很高的客户。 无论是大所、小所,乃至任何行业的任何规模的公司,要想立足本领域且能够一直成长发展,树立自己的企业形象,维护好客户关系,是重中之重。 这方面,我的经验是汲取多方的优点,结合不同的实际情况,形成有自己特色的服务。  比如,我看到论坛里有同仁讨论关于日本客户的一些帖子; 日本客户的确要求很多,甚至可以用苛刻来形容;这就要求我们提供更加细致完善“一板一眼”的服务;而国内的有些客户,则喜欢“一揽子”模式,他们希望我们能够灵活的处理申请阶段乃至授权后的各项工作。 因此,我们就要针对上面不同类型的客户,提供不同的服务,并将我们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信息传递给我们的客户,如此,才能形成稳定健康的合作关系。
        上面所述种种,在知识产权工作领域,只能是冰山之一角,希望能够让哪怕是一位刚入行的同仁有一点收获,也是很欣慰的。也希望自己在未来的天地中,大展拳脚!
integrity  新手上路 | 2010-3-1 17:35:45

Re:积分活动十二 专利实务经验集

1、关于专利申报的创造性需要注意的:
    本人2009年9月申报了实用新型专利“基于应变的高风险区管道本体应力监测系统”申请号200920246758.8。当初申报时候,最初申请的是发明专利,设计对应变监测方法的保护。但是由于本人在09年7月份时发表了一篇描述应变监测方法文章在《油气储运》上,因此造成发明专利创造性的丢失,不得已,本人最后只好针对应变监测系统申报了实用新型专利,而放弃了对发明专利的申报。[s:3]:O):!(xx(|):^):~)
2、总结:
先申报专利,再在期刊上发文章可以;但是先在期刊发文章,再申报专利,就会造成创造性的丢失。[s:2]8D[s:4]:I[s:8];):})[s:7]);):8):X
紫琰chanel  新手上路 | 2010-2-27 19:17:08

Re:积分活动十二 专利实务经验集

总结来说,专利撰写应该以专利法的要求为准,就是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看了之后就能够自行实施。这里有两个限定。

第一,不能太简略。如果太简略,仅仅是个构思而已,专利代理人可以这样想,申请人想出来一个构思之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否根据这个构思开发出产品呢?如果构思详细到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直接可以实施,那么申请文件在内容上就是合法的。

第二,不需要太详细。因为专利法要求的是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施,而不是本技术领域的工人能够实施。技术人员跟工人的差别在于,工人不考虑你为什么这样做,怎样做,他只看你的图纸参数,图纸标注多大就加工成多大。比如对于机械工人,图纸上是δ2钢板3cm×5cm,那么就是3cm×5cm。至于钢板为什么裁成3cm×5cm,用来做什么,他不考虑。但是对于技术人员,申请文件不需要把具体到数字的参数全都标注,只需要写清楚什么样的技术方案。比如,对于机械领域的技术人员,申请文件只需要说加工一个顶盖就行了,至于用什么材料,多大的尺寸,技术人员自己会根据本技术领域的通常情况自行决定。

我觉得,专利代理撰写入行的第一件事是确定说明书撰写的详细程度。
pengying1983  新手上路 | 2010-2-25 08:35:32

Re:积分活动十二 专利实务经验集

印象中,我曾经犯了两个相当大的错误。

一、那时候刚刚入门,对专利是一知半解,客户申请的是一项实用新型专利。

拿到交底材料后,我就按照常规的程序,先检索专利文献,接着将检索到的对比文件都写到背景技术里面了(还记得那时侯认为自己相当负责,沾沾自喜着,哈哈~~),当时对于专利三性的把握不准确,同时也不清楚实用新型专利三性的审查原则,在该案子相对于背景技术部分的内容不具备创造性的情况下提交了申请,因此,这个案子最终因为不具备创造性而收到了审查意见通知书,当然也没有获得授权。

经过这件事情,我得到以下教训:

1、在中国专利审查制度上,代理人代理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没有获得授权,这一定是犯了不可原谅的错误,是作为代理人的耻辱;

2、明白了实用新型也要进行专利三性审查的,只是“对比文件”为说明书背景技术部分所涉及的内容;

3、撰写实用新型案子,如果通过分析,认为交底材料中的背景技术部分威胁到本申请三性评价,同时客户又需要拿到证书时,修改背景技术内容即可。

二、这个时候已经撰写了不少案子,但是是第一次撰写算法类的案子,由于粗心,或者说是高估了客户(粗心是很多人都会犯的错误~,呵呵),因此并没有发现客户将所涉及的一个相当重要的公式写错了,同时没有说明该公式中某些符号所具备的特定意义,这个案子还好,因为这个公式是通过一种方法推出来的,最终与审查员协商后,根据说明书内容得到纠正(明显错误)

这个案子,我又获得以下教训:

尽管我们可以对客户说,我对这个案子所涉及的化学式、数据或者公式并不懂,你提供错了我也不可能看得出来,但是这样相当不负责,因此,化学类以及算法类的案子,一定要仔细核对所涉及的化学式、数据以及公式,很多客户的交底材料会出现公式错误、化学式错误或者数据前后不一致的情况,不然出现问题时后果很严重。

专利文件的撰写真的是相当难的,我上面的两个案子只是涉及比较浅层次的问题,对于说保护范围没有把握好这种深层次的问题,我想这不是别人的案例或者经验就能够起到警醒作用,而是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的积累,不断的学习,这个可不是认真负责就能够达到的,呵呵,同志们,加油吧!
licreen  注册会员 | 2010-2-25 03:44:08

Re:积分活动十二 专利实务经验集

个人经验:在答复审查员通知书时尽量与审查员进行电话沟通,进一步理解审查员的意思以及能够接受的程度,这样比自己琢磨有用多了。
不好起名儿  注册会员 | 2010-2-24 22:09:01

Re:积分活动十二 专利实务经验集

入行也快两年了,我也来谈谈一点经验吧,有不当之处,还请各位看官指正。
先谈谈权利要求的撰写吧:关于主权项的保护范围,其实可以尽量写的大一些,尽量用一些上位概念,然后在从属权利要求里一级一级的往小范围限定,这样的案子,即使遇到无效,也能通过合并权项保持有效性,这样就能争取尽量大的保护范围,但有一点必须注意,主权项的特征部分不能滥用上位概念,以免主权项没有特点,不具备创造性,我就曾因为这个问题补正过;关于权利要求的引用问题,大家都知道不能多项引用多项,但在实际撰写的时候不一定能分辨的出是不是多项引用多项,我就碰到过,以下举个例子:
  权利要求1
   权利要求2:根据权1所述的~
   权利要求3:根据权1所述的~
   权利要求4:根据权1或2所述的~
   权利要求5:根据权4所述的~
   权利要求6:根据权1或3所述的~
   权利要求7:根据权6所述的~
   权利要求8:根据权5或7所述的~
这其中,权利要求8就属于多项引用多项;还有一个问题,也以上面为例,假如权2中有特征A和B,权4引用权2对A进行限定但没有提到B,权5再引用权4对B进行限定,这样也是可以的,我曾经因为这个问题收到过补正,审查员说权4中没有B,说我引用错误,当时我也以为我错了,就补正了,后来我们代理人告诉我我没有错,是审查员错了,其实可以意见陈述的;关于引用的最后一个问题,就是如果能引用复杂些就尽量复杂些,那样不仅审查员的审查难度大的多,而且在诉讼和无效的时候有利的多。

再说下实施例部分:写实施例的时候不要图省事只写一两个实施例,能多些的就尽量多些,而且内容越详细越好(只要不怕泄密),超出权利要求范围也没关系,这样,如果是发明实审的话,可以给答辩留一些回旋的余地,千万不要把权力要求里的内容稍作改动就变成实施例了,那样如果审查员说你权力要求没创造性的话,那你连合并权利要求的机会都没有了。
就先这些吧,中午吃饭打断了思路,要不,可能能写的更多,如果有不正确的地方,还请各位大侠指正~
noopggmm  新手上路 | 2010-2-22 00:01:59

Re:积分活动十二 专利实务经验集

从审查员的观点来看,权利要求的撰写概括比较难,合理的概括可以保证专利权人的合理利益。并不需要把实施例完全写进去。又要概括适合,对于机械领域,概括的范围较大,对于化学领域概括范围比较小,对于电学领域,功能性限定比较多,更需要概括合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冀ICP备05010901号 )|博派知识产权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6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