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企业怎样处理成批的专利?!

2007-11-20 20:39
669111
我是在企业里面作专利工作,
专利部门人员紧缺,而且平均职龄不到两年,再加上一年需要判断一千多见专利是否放弃,怎么定指标才能做好这个工作,谁能判断这个技术到底对公司有没有用?让技术开发人员看吗?他们有自己的事情忙,哪能顾得上专利。真是头疼!!
哪位高人指点一下!!
分享到 :
0 人收藏

11 个回复

正序浏览
三湘四水  中级会员 | 2007-11-30 23:03:30

Re:企业怎样处理成批的专利?!

resun wrote:
对啊,这样的就算是特殊原因申请的吧,可能申请公开后第一年就放弃了

那位演讲者讲,公司只要保持一些核心专利,对那些价值不大的、为了减少维护费用、减轻工作负担,也为了将来不让竞争者申请以免给自己造成麻烦,于是在一些知名的刊物中公开发表,让该技术丧失新颖性而以后不能成为专利。

由于核心专利都在自己手里,因此将来谈判的筹码并没有发生改变,所以国外许多大公司现在都在玩“防御性公开”这种游戏。

那位演讲者说,由于现在国内公司还没玩到那个程度,因此目前谈“防御性公开”有点早,等几年以后肯定出现这种情况的。
广告位说明
resun  专利工程师/助理 | 2007-11-30 16:01:52

Re:企业怎样处理成批的专利?!

三湘四水 wrote:
今天参会听到一个名词:防御性公开!
对啊,这样的就算是特殊原因申请的吧,可能申请公开后第一年就放弃了
三湘四水  中级会员 | 2007-11-30 06:09:51

Re:企业怎样处理成批的专利?!

今天参会听到一个名词:防御性公开!
千水  注册会员 | 2007-11-29 18:49:10

Re:企业怎样处理成批的专利?!

resun wrote:
1、专利不可能、也不应该每一个都是每年都评估,一些非常重要的可以筛选出来,5年评估一次,一些不重要的,两年评估一次,一些特殊原因申请的,每年都评估……
2、对公司有没有用,至少应该有专利负责人、市场、研发三部门来组成评估,分不同的产品系列,和不同的接口人负责,应该不会太难的。
以上,仅供参考,如有误导,概不负责

说的很有参考性!本来专利就要进行区分,另外加强其他部门的专利意识也很重要。
有时候难就难在部门的协调沟通上。有些重要的专利,还是要加强重视。还好我们企业现在量不多,大部分都还不考虑评估,全部都续费。对小企业而言,专利的量是用来报项目的重要参考依据!
resun  专利工程师/助理 | 2007-11-23 15:43:22

Re:企业怎样处理成批的专利?!

cathee wrote:
如果是一个大外企,外国申请的成批专利转到中国转让申请,而这些专利每年都需要作出维持判断,或是否提实审作出判断,那应该怎么作呢?
外国的专利部不知道中国市场,无法判断,
中国的专利部对该技术无法全部详细了解,无法判断,
怎么是好?!
所以说市场是干什么的啊?他们能够提出一些专利应该在什么地方得到保护
cathee  注册会员 | 2007-11-23 03:15:03

Re:企业怎样处理成批的专利?!

如果是一个大外企,外国申请的成批专利转到中国转让申请,而这些专利每年都需要作出维持判断,或是否提实审作出判断,那应该怎么作呢?
外国的专利部不知道中国市场,无法判断,
中国的专利部对该技术无法全部详细了解,无法判断,
怎么是好?!
刘立国律师  注册会员 | 2007-11-21 17:50:07

Re:企业怎样处理成批的专利?!

经常听人说,好贴要顶!
这个贴子很有含量,顶~~~~~~~~~~~~~~~~~~~
三湘四水  中级会员 | 2007-11-21 17:26:36

Re:企业怎样处理成批的专利?!

cathee wrote:
我是在企业里面作专利工作,
专利部门人员紧缺,而且平均职龄不到两年,再加上一年需要判断一千多见专利是否放弃,怎么定指标才能做好这个工作,谁能判断这个技术到底对公司有没有用?让技术开发人员看吗?他们有自己的事情忙,哪能顾得上专利。真是头疼!!
哪位高人指点一下!!

让研发人员参与专利的评价是非常必要且必须的,尽管他忙!

如果研发人员没有专利意识,埋头苦干,然后把研发出来的所谓新技术再交专利部门的人员去检索、申报,这段时间也许会非常长,估计竞争公司早就先行一步了。

个人认为,作为研发人员,他的首要职责是确保信息的准确性、研发技术的前沿性,然后再进行立项、并随时关注相关领域专利的动向,否则等技术完全研发出来再申报,说不定竞争对手已经抢占先机了。
oval  认证会员 | 2007-11-21 01:15:05

Re:企业怎样处理成批的专利?!

zrysprite wrote:
我們的做法是針對下半年需要繳交年費的專利進行評估. 參與人員主要包括提案人, 研發部門, 生產部門, IP, 市場. 主要調查該專利是否本公司有使用, 競爭對手是否有使用, 市場價值是否存在, 專利有效性如何. 最後通過評分的方式篩選, 決定權在於公司的副總, 因為畢竟要放棄一件專利是需要高層決定的嘛.
这个方法不错,把缴年费的时间作为一个切入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冀ICP备05010901号 )|博派知识产权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6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